【导语】随着五一假期的结束,中国的消费市场逐渐回暖,尤其是在猪肉消费方面。虽然一季度的猪肉产量有所增加,但市场行情报价却未出现明显下滑。展望二季度,消费的回暖将为猪肉价格提供支撑。根据统计数据,2025年第一季度,20家上市猪企的出栏总量达到了5090.93万头,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1000万头,这一趋势显示出行业的复苏迹象。
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,15家猪企实现了同比增长,其中牧原股份的出栏量同比增长41.52%,销售生猪2265.8万头,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。牧原的养殖成本为12.5元/公斤,结合当前的猪价,其盈利情况可谓喜人,第一季度的净利润达到44.91亿元,同比大增288.79%。
温氏股份同样表现不俗,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1.92%,达到20.01亿元。这一些数据表明,随着集中化养殖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,规模养殖场的出栏量在2025年明显高于前几年的水平。
根据统计局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5年第一季度的出栏量为19476万头,同比增长0.1%;猪肉产量为1602万吨,同比增长1.2%。从这一些数据中能够准确的看出,今年的猪肉供应相对充足。
然而,尽管供应充足,猪肉价格却并未出现下滑的趋势。这主要是由于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:首先,二育市场虽然没有去年火热,但仍对价格形成了一定的支撑;其次,集团化养殖场在定价上拥有较强的话语权,经过控制出栏量来维持价格稳定;最后,随着消费的回暖,市场需求慢慢地增加,特别是在五一假期后,猪肉的销量和利润均有所上升。
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,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人数达3.14亿,同比增长6.4%;国内游客的总消费达1802.69亿元,同比增长8.0%。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,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发生了变化,减少了大额消费,转而倾向于短途游、周边游等低成本消费。这种消费模式的变化,实际上也为猪肉的消费提供了新的增长点。
综上所述,随着消费的逐步回暖,二季度的猪肉价格预计将维持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水平,整体呈现稳中偏强的态势。对于未来猪肉市场的走势,虽然仍需关注外部因素的影响,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去看,下跌的可能性较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